辛亥革命百年祭

                     卢麒元

读大学的时候,在地摊上买过一套《辛亥革命前十年文集》。那套书,颠覆了笔者对辛亥革命的传统认识。

判断一场革命的成败,应该有比较系统的标准。笔者认为,一场革命的成功,至少应该达成如下目标:第一,建立独立、统一、稳定的政权;第二,建立公平、合理、有效的制度;第三,能够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第四,能够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显然,辛亥革命未能达成上述目标。所以,笔者不认为辛亥革命是一场成功的革命。

谈到辛亥革命,不能不回眸戊戌变法。上苍曾经给予中国人和平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可惜,迷茫的中国人没有抓住那个短暂的历史瞬间。

读《辛亥革命前十年文集》,笔者没有被革命者的激情所打动,笔者倒是被改良者的理性所震撼。在激情燃烧的岁月,理性才是最珍贵的品质。显然,历史是成功者写就的。那些改良者,多数被冠以“保皇党”的标签,他们没有成为“历史的英雄。然而,如果历史可以重演,笔者很希望他们成为胜利者。笔者的逻辑很朴素,理性者的变革,可以大大减少普通民众的痛苦,可以大大加快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辛亥革命,使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的国家。单纯就制度形式而言,中国的进步之早,甚至超越了大多数西方工业化国家。然而,推翻帝制,并不等于可以建立共和。建立共和,也并不等于可以建立现代化国家。我们执著于制度形式,并未把握住制度的本质。制度不是衣裳,制度是工具。制度是用来规范社会秩序的。辛亥革命是一场不成熟的革命。实际上,自明末开始,中国的思想家就一直处于混沌的状态。这种混沌的状态,一直延续到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论》,才告一段落。

笔者确定,相较于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达成了革命成功的主要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符合笔者提出的判断革命成败的基本标准。在短短一百年里,中国经历了两次激烈的革命。这两次革命,成为中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场革命的成功,需要一些必要条件。对此,毛泽东有过深刻的总结。毛泽东将之概括为三大法宝: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事实上,这就是革命成功的三个重要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群众基础。孙中山显然没有来得及建立这三大基础,辛亥革命意外地早产了。毛泽东牢牢地建立了这三大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得以顺利成功。回顾辛亥革命,总会想起中山先生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显然,中山先生是冷静而客观的。

我们可以站在哲学的高度,更加理性的分析辛亥革命。笔者想到了新三论,即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在一个耗散结构中,如何控制能量的损失,完成能量的协同,实现历史性的突变,顺利从一个稳定结构过度到另外一个稳定结构,这是需要智慧的。在很多时候,人们并不理解协同的意义,在不恰当的时候,用不恰当的方式,打破了处于耗散状态中的结构稳定,使能量大量损失,往往无法完成突变,迟迟不能进入新的稳定结构,甚至出现结构解体的状况。辛亥革命,就属于协同失败的案例。它使得中国出现能量大量损耗,国力极度虚弱,非但无法顺利进化到稳定的社会结构,反而致使外敌借机入侵,使制度变革演变成为一场严重的民族灾难。

解构历史,当然是为了剖析现实。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社会总是不断进步的。作为一种制度形式,总是需要不断进化的。如何进化,那仍然需要智慧。我们至少要懂得进化的条件;我们必须明确进化的目标;我们要控制进化的进程。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我们付出了无与伦比的代价,我们应该从中有所领悟。至少,我们今后不要重复那些不必要的错误。

今天的中国社会又处于一种耗散结构当中了。我们可以将诸多问题当成能量的损失。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协同。我们必须用极大的包容和耐心完成历史性的协同。我们应当积聚和整合能量,向着我们预定的方向实现突变。我们要从一个稳定结构,进化到更高级的稳定结构。历史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对错,历史就是一种机缘,那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里,人与自然完美地结合。

笔者不敢想象,如果戊戌变法成功,中国将是何等气象?为什么戊戌变法不能成功呢?假使让你重回历史,你会做些什么呢?难道,此刻,你不该做些什么吗?

辛亥革命一百年祭。我会纪念那些慷慨悲壮的革命志士,我也会一同纪念那些沉入史海的改革先驱。这是一幅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这是一段不能阉割的完整历史。我们应该敬重成功的英雄;我们也不要忘记失败的勇士。正确地解读历史,才是对先辈最好的纪念。

温家宝总理指出的“封建残余、文革余毒”现象值得警惕和防范

大道至真

温总理最近接见香港人大代表吴康民时候的谈话中说:国内仍面对封建制度的“残余”和文化大革命的“遗毒”的影响。

温总理对当下社会的分析真是相当精辟,很值得国人重视研究。

“法比天大”,这是温总理常常告诫国人的一句话,中国最大的法是什么呢?当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关于封建制度,宪法中提到:

一八四○年以后,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

 二十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历史变革。

 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 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宪法总纲

可见封建制度、封建思想是中国人民的敌人,什么是封建制度呢?

封建制度:以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其基本剥削形式是封建地租,农民(或农奴)耕种封建地主的土地绝大部分产 品作为地租被封建地主剥夺。上层建筑主要是以等级制为特点的封建制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以维护封建剥削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宣扬封建道德为主要内 容。在封建制度下,社会基本的对立阶级是地主阶级和农民(或农奴)阶级。 …华岳论坛 –

一句话总结封建制度就是等级制度,按权分配。(资本主义是按资分配,社会主义是按资分配)

温总理说当前社会面临封建制度残余真是切中时弊,当前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就是因为一些人鼓吹封建道德、推行封建主义的等级制度,按权分配导致的历史返祖现象。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热衷于尊孔,其实就是借尊孔大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那一套,复辟封建制度,按权分配,家族世袭,而并不是把孔子当做一个中华民族伟大的教育家来尊崇,这本身就违背了“法比天大”,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华岳论坛 –

更有甚者公然为封建制度下的地主阶级扬幡招魂,掀起了为新中国推翻的地主阶级平反的浊浪,这一切都证明了温总理所说的当前社会面临封建制度残余挑战的事实。

宪法第二十四条明确指出 

  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正像温总理最近痛斥所说的道德滑坡何等严重的社会现象,就是因为封建制度残余和封建思想的回潮,就是因为现在贯彻宪法第二十四条的精神还远远不够。

温总理提到的文革余毒其实就是个人主义、封建思想披着极左的外衣的一种表现,文革中一些极左现象令人深恶痛绝,以派划线,凡是反对自己的就残酷打击,无限 上纲,这些极左份子“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没有掌握权利时候装着为民请民,强调大民主,一旦权利到手就压制民主不允许别人说的一点不同的看法,一人得 道鸡犬升天,就更谈不上讲真话了,这些极左份子(实际上的极右份子)的目的正像党在文革后的有关决议中所指出的那样,就是为了妄图在中国复辟资本主义,这 不正是当前一些人的写照吗?这正是温总理所指出的“最大的问题是腐败”的根源之一。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要清除封建残余、文革余毒有什么办法呢?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依法治国,按照温总理所说“法比天大”,认认真真贯彻宪法中的反封建条文和宪法中赋予公民的各项权利

(宪法第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是清除封建残余、文革极左余毒,清除腐败,挽救社会道德最好也是唯一的办法。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4/content_62714.htm

温总理晤吴康民闲话家国事

http://gb.chinareviewnews.com/doc/1016/7/4/1/101674119.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674119&mdate=0427091641

封建制度解释

http://baike.baidu.com/view/408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