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出了个武状元——丁锦堂

2018-09-20

2019/6/10
上杭出了个武状元——丁锦堂

小草

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习近平

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江西抚州府临川县南门头丁奉嗣裔莲应之子十二郎,25岁考中戊申科进士,宰相王安石奏请神宗皇帝,敕令其承事郎,派到汀州府任钟豪场场长。其时,上杭县署驻在钟寮场(今才溪镇荣石村),场长即知县事。同时,监管开采冶炼金山金铜矿,每年向朝庭进献贡金纯铜(据清代徐松编纂的<<宋会要辑稿>>记载了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缴纳贡金151两,自丁十二郎开发金山后的几十年每年都向朝庭进献大量的资金纯铜)。

这是上杭丁氏十二承事郎公的祖像

上杭县署驻在钟寮场141年,丁氏来杭开基始祖十二郎,从北宋熙宁初到钟寮场就任知县事,到其孙丁府户迁居新县城郭坊村刚好一百年,可谓根深叶茂了!

这是武状元公的画像

石破天惊,在700年后上杭的历史文化天空中划过一颗明星:济阳郡丁氏十二公世系列二十四世的丁锦堂(考和泰公)成了隋朝开科1300年以来出的777名武状元之一,而且还是我上杭县乃至福建省客家地区唯一的武状元。

这张照片是当年皇帝的金榜题名的公告

丁锦堂以一个从事码头搬运的苦力,没有投拜名师学习武艺,居然在科举攀登中,青云直上,独占鳌头,中上了武状元,确实难以使人置信。但是,一切偶然都是必然: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让我们看看十年是如何磨一剑的。

丁锦堂(1846-1901),字 “芴初 ”,号福三,上杭城里(今临江镇)人。 锦堂幼从族兄习读诗书六年,咸丰七年(1857年)太平军石达开部围攻上杭城,丁父随官绅守护城垣。丁锦堂看到清王朝处于忧患之中,正是好男儿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加上锦堂长得膀宽腰粗,肌骨健壮,平时就喜欢舞刀弄棍。 所以从此弃文从武,以期攀登科举功名,光宗耀祖。

他按照科举考试的项目和要求,勤奋刻苦练习武功,并习读兵法韬略。他家住在城隍庙隔壁,庙里宽敞的大厅,是他习武的主要场地。他通常鸡鸣即起,在城隍庙里舞刀、开弓、摄石,十年苦练,坚持不断。他练习武艺时使用的铁 制长柄大刀,长一米半多,重83市斤,至今还保存在临江楼县博物馆内。东汉未关羽桃园结义时用筷铁打造了一把“青龙偃月刀”,重82斤。汉代一斤约为现在的半析,“关刀”82斤只有现今市科41斤。据此,丁锦堂的大刀比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要重42市斤。

状元不易,武状元更不易,“过江武状元”更罕见!这是因为武科考试以外场为主,外场又以骑马射箭最为关键。自古以来,骑射乃是北方健儿的拿手技艺。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文状元以南方为多,而武状元则几乎大多被北方勇士包揽,南方是凤毛麟角,故历史上有“武不过长江”说法。而丁锦堂改写了这一历史,打破了“武不过江”的神话,轰动朝野,震惊全国。

丁锦堂叔父在南门直街开了一间“崇兴号”食杂店,每逢峰市来杭的盐船到达码头时,他都参与搬盐进店的劳作。

20岁时他能在南门码头一次肩挑12包大盐包,重达200多公斤,一口气登完42级石阶,不用换肩歇脚。其力度之大, 令当时观者瞠目结舌,惊叹不已!

丁锦堂自恃武艺不落人后,未经院试考取生员(秀才),同治九年(1870年)以捐纳武监生参加福建乡试。在武科各项考试中大显身手,一举达标选为武举人。同科考上武举的上杭人,还有廖贞华等5人。当时武举定额为63名, 上杭一县竟考上6名,曾震惊全省。 次年,他赴京参加会试,兵部以第六名贡士录选,经殿试,钦点为一甲状元及第,命其在宫廷,担任侍卫职务四年,是年他才26岁。他在殿试中,武勇技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主试总批》作如下评定:“臂力方刚,雄姿迈从。驰快马以追风,三驱入散;发飞亮如闪电,一矢穿。箭则贯百步之熊熊,弓则弯六钩之象饵。刀石悉征其余勇,铃尤熟于经文。综观诸艺,允冠群英。此际殿前传首唱,喜鳌占于鸿胪;他时外秦肤功,表鹰扬于麟阁。勉成伟器,用副深期。”

这是2019年3月10日,福建省上杭清同治辛未武科状元丁锦堂玄孙丁国樑携夫人郭秀红莅临潮州丁允元文化研究会访问时在丁官大宗祠的合照。

现在,皇帝御赐丁锦堂的“钦点状元及第”牌匾挂在潮州丁宜大宗祠内。

丁锦堂钦点状元荣归省亲时,路过本县官庄乡回龙村,正碰上村民集资建造石拱桥,欣然捐助巨款五十银圆,并且挥毫泼墨,题写桥名。石刻手书“回龙桥”三字,至今仍镶在桥圈顶中央,清晰可见。

上杭官庄的回龙桥

武状元丁芴初(锦堂)捐资的上杭官庄回龙桥石刻

1876年光绪帝载恬即位,授给丁锦堂以“振威将军”的军衔,任命为广东南澳镇游击,代理镇守总兵官的职务。清代的将军是很高的武官军衔,为宗室的爵号之一,或是驻防各地的军事长官之称;此外,只有出征时的统帅,才能被授以将军的军衔。可见当时清王朝政府对南澳的镇守是非常重视,也是对丁锦堂极为倚重。

这是丁国樑伉俪在他高祖父丁锦堂任职的闽南澳总镇府的合照。

南奥是广东东部沿海韩江口外的一个海岛,那时属饶平县,明万历时因防范倭寇、海盜侵扰,设镇置总兵守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国,东南沿海成为它们入侵的主要门户。丁锦堂出任南澳前,汕头已被增辟为通商口岸,在任期间,福建水师于中法战争中的马尾战役全军覆没,我东南海域失去防卫力量,清廷與守御之计,南澳在海防上的重要地位,更为突出。

这是丁国樑在“宋室忠卿第”的合照

身为海防重地军事长官,丁锦堂肩负重任,恪尽职守,任职16年,重视防卫设施和备战操练,列强一直不敢侵犯南澳,保卫了东南海疆的安全。

光绪十七年(1891年)丁锦堂开广西林营(今广西玉林市)参将。统辖五个县,职责是禁暴、奸、镇边座、固封守。参将是清军绿营(清入关后,以各省汉族兵丁用绿旗)的统兵官,职位高于游击一级,表明清政府对丁锦堂久守海防重地南澳是满意的,因此给以调任提拔。

丁锦堂在郁林任职时间仅为一年,光绪十八年(1892年)以丁忧告假奔丧守制,由东高州人林有成接替他的职务(以上参照《郁林州志》)。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上杭县内饥荒严重,遍野哀鸿,告假在家的丁状元抱病为民请命,力促知迅速采取救荒措施,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惠及民 生,这些都是丁状元襄助公益的确凿事例,昭然可鉴!

次年,丁公以咽喉溃烂不治病故,终年56岁。其一生正如光绪特授浙江金华知府、文状元吴鲁为其作《墓志铭》结句所说:“冈陵有幸埋名将今,尘土亦香;永莫斯效百万古今,与日月争光”。

武状元丁锦堂旧居的史迹遗址真正完美诠释了客家人的种种优秀的文化特征。 这是上杭千年古城具有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再多金钱也买不到的。我们且看看有那些宝贵的状元文化和值的传承的客家精神。

丁锦堂在殿试中取得一甲一等,头名状元,说明他武功高强、军事理论相当扎实,是出类拔萃的人才,在到了清代健全的武举制度中被选拔出来的武状元,丁锦堂无疑成为封建武举制度的典范,成为福建客家地区“千古第一”武状 元。体现了客家人“敢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

太拔近辉村——传统古村落

客家有耕读传家、崇文尚武的优秀传统文化。

客家人南迁至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除必须随时对付匪盗劫掠,还要解决不时发生的种种冲突。为谋求生存与发展,必须人人习武,严阵以待,保卫家园。

这是丁国樑伉俪和潮州丁允元文化研究会的会员在南澳的师堂前合影

这是上杭丁氏二十九代孙马六甲准拿督、客家公会副主席、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福章雕刻“大师丁伟强在2017年5月回杭认祖归宗时送给上杭丁氏宗亲联谊总会的他亲手雕刻的牌武德是武术道德,是尚武崇德之精神,是一种美德。从丁锦堂的乐善好施,能诗会书,无论是在任期间除暴安良,安抚军民,还是御任回家后为民请命,脈救灾民,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可见,丁锦堂有良好的武德风范,实为崇尚武德的楷模。

古往今来,舞文弄墨都是文人的专利,然而,武状元由于从小爱读书,丁锦堂的书法颇有造旨,善楷、行、草各体,浑厚有雄劲,笔力不凡。 2009年“双魁堂”主人王展南,在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举办的“鼎甲翰墨一清二十状元书法展”,展出了他十多年来收集的清代翰苑中的书法珍品,其中一副对联就是我县清道光二十六年出生(1846年)的武状元丁锦堂的书法真迹,相当稀罕。王展南说,他至今只见过两件武状元书法真迹,他收藏的这件是其中一件。

山东烟台山的石船,是一处自然的“造化奇观”。丁锦堂夺魁后,同治王申年(1872年)冬月,路过山东烟台时,观石船景,即兴赋诗一首:
一帆万里乘东风,壮志雄添海浪中。
片石巍峨参造化,天工端不借人工。
显然可见,丁锦堂不但武艺超群,而且能诗善书,真乃智勇兼备,文武双全也。

据说丁锦堂曾在状元府内手书“福三堂”、“锦堂初”两块牌匾,斗大字体,笔力厚重,苍劲大方,可惜毁于“文化大革命”,人们无不扼腕唏嘘。

众所周知,影响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最重要、最光彩的部分,当是其“入世”,即以社稷为重,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精神。而作为文韬武略的丁锦堂同样也是有以社稷为重的家国情怀。丁锦堂在任期间,镇守边关,巩固国防,安抚军民。总之,他为官多年,功业显著,内政外交,文治武功,以其以社稷为重的家国情怀息息相关,真为一大功臣,功莫于焉!丁锦堂,一介武夫,情系家国,以民族为已任,恪尽职守,抗击倭寇,镇驻南澳16年,保卫了东南海疆安全,使列强不敢侵犯。爱国之心,
义照南天。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即丁锦堂病故前一年),农历庚子年,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史书上一般都以“庚子国变”,而我们上杭发生严重灾荒。丁锦堂关心民寞,为民请命,赈济民,对状元公解灾民于倒悬之中,舍身为民请命的善举,百姓称颂。这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状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义,也是客家文化之根基,而这种伟大的情怀、崇高的精神,则正是他们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他荣膺将军,统辖郁林州,禁暴乱、查奸究,镇守海疆边陲,苦心操劳近20年,有功于国事,有益于社会,这毋容置疑的。尤其是他志存高远,勇于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令人感佩,也是上杭客家的楷模。纵观丁锦堂勤学苦练,清正为官,心系家园,情关百姓,能诗会画的人生旅程,诚如晚清特授浙江金华府知府、文状元吴鲁为其撰写《墓志铭》中的结句所说:“冈陵有幸埋名将今,尘土亦香;永莫斯郊百万古今,与日月而争光!”


丁锦堂智勇足备,文武双全,颇有大将之风。是客家人的骄傲,上杭的文化名片。

当游人漫步在汀江绿道,留连在江滨公园,欣赏杭城五彩缤纷的夜景时,不少人却忽略了一个不应错过的彰显上杭千年历史文化古城的景点———武状元丁锦堂旧居。

丁状元旧居是一座非同寻常的古民居。它处于上杭县城的核心老城区的解放路346号,建于明朝嘉庆年间,年间,近500年来,人文蔚发,秀才、贡生辈出。但却没有多少人知道有这么一个去处,不要说外地游客,就是本地人看见府邸破败陈旧,寂寞冷落也退避三舍。这座出了武状元而且是客家上杭千年来唯一的“过江武状元”丁锦堂的明代建筑,百年孤独的在似水流年中见证着城 市的变迁。

据《上杭县志》记载,丁锦堂中武状元后,清廷拨款,另在西门大街北侧(一中百果园中),典入房产一大处辟为别墅,新建状元府。1923年(民国12 年)由县立中学购赎为校舍(今为上杭一中校址)。

武状元丁锦堂归居

如今,武状元丁锦堂别墅已经变成文状元丘维声的母校上杭一中,只剩下一个武状元丁锦堂旧居也摇摇欲坠,特别是在这几天连绵阴雨后后院的泥墙已倒塌一片,亟待抢修!请大家跟我进去看看吧!

跨入大门后是一座屏风,门正中上方横挂鎏金“武魁”大匾。内三进三左右两排厢房,中间是一个不大的庭院,由平整的天井青石板铺成,青苔点点,充满岁月痕迹。

两根木柱后就是约50平方的旧居正厅。厅内有一张香案背靠后墙,屋顶悬梁式的天花板上有脊雕花。厅里到处堆放着各式的旧桌旧爱,显得凌乱而又陈旧。旧居内仍有一户的丁氏后人居住,在岁月的流年之下这些老屋才能相对完整不至于完全损坏、倒塌。偶尔有游客进来参观,老人家就会兴奋地讲述状元公的故事,讲述老屋的沧桑和无奈。

这片天花板上刻了100块雕花图案,随着450年时光的侵蚀已经模糊不清了!

潮湿的木门,摇晃的窗花,满地杂草从生,

斑驳陆离的墙上最近贴了两张丁状元的生平介绍。

后院种了些花花草草

但这几天老下雨,后院的泥墙都塌了一大片,整片墙摇摇欲坠!

这是府邸的最北院原存放的牌匾

丁状元居后窗联:“七峰耸立堪为尊,百尺凌云可摘星。”连同府邸的最北院早就变成别的单位了。

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推进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6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增强自觉自信、强化责任担当,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守护自然珍宝、擦亮文化瑰宝,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所以,作为上杭县史迹遗产的武状元丁锦堂旧居不应该被我们忽略,应该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应该成为上杭的另一道亮丽风景,成为上杭的另一个重要品牌,为建设上杭千古历史文化名城作出贡献。


呼吁我县要大力宣传武状元丁锦堂的历史作用及影响,学习广东五华县保护状元李威光遗迹旧址一样高度重视我县有历史文化价值史迹遗址的修复、抢救、保护工作,并继续挖掘丁状元史迹,弘扬状元文化,打造精英品牌。

丁国樑伉俪在潮州丁允元文化研究会的合影

特别鸣谢:本美篇图文的主要来源:《福建上杭丁氏综述》,上杭丁宗亲联谊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丁锦堂武状元的玄孙丁国樑先生发来的《上杭县丁姓综述》微信电子版,《清朝武状元丁锦堂玄孙 丁国樑莅会访问》及有关图文:上杭丁氏宗亲联谊总会理事丁炳和的亲属发来的图片。
特别申明:本美篇的其他圖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属于原作者。

5f531bc0-ea96-453e-99ca-a5dcc2a66043.jpg

 客家武状元——丁锦堂

  丁锦堂(1846—1901年),字笏初,号福三,上杭城关(今临江镇)人,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生。自幼喜欢舞刀弄棍。他长得膀宽腰粗,臂力过人。其父店内货物进出的重活全由他承担,还在南门汀江码头兼做搬运苦力。20岁时,在码头能一次肩挑12个大盐包,重达200多公斤,不用换肩歇脚,一口气登完42级石阶。他家住城隍庙隔壁,庙里宽敞的大厅,是他习武的主要场地,通常鸡鸣即起,入庙里舞刀、开弓、掇石,十年苦练,坚持不断。现上杭县博物馆内还保存着他练武使用的长130厘米、重41.5公斤的大刀。

  清同治九年(1870年),以捐纳武监生参加福建乡试,在武科各项考试中大显身手,中举人。次年,赴京会试,兵部以第六名进士录选,经殿试,钦点为一甲状元及第,允准内庭行走,授一等侍卫。

  钦点状元后,朝廷按例给假让其荣归省亲,途经上杭县官庄乡回龙村,适逢该村兴建石拱桥,欣然应请挥毫题写桥名,并捐助边银50元。至今拱桥石刻“回龙桥”犹在。桥头亭内,立有捐款碑刻,上写“新科状元丁笏初助边银五十元正”,刻列碑首。后来其家建造“状元府”拱门,门屏正中上方横挂鎏金“武魁”大匾。另在西门大街北侧,又典入房产一大境,辟为别墅。民国12年(1923年),由县立中学购赎为校舍(今上杭一中校址)。

  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大婚,特请他参加迎亲仪仗队,赏赐黄马褂准在御前骑马护卫。清光绪元年(1875年),授振威将军衔,任广东南澳厅游击,署理总镇16年,肩负重任,恪尽职守,列强一直不敢侵犯,保卫了东南海疆安全。光绪十七年(1891年),升任广西郁林营参将,统辖5个县。次年以母丧告假守制离职。服满,因病未再出仕。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县内饥荒严重,抱病为民请命,促使县知事迅即采取救荒措施,赈济饥民。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以咽喉疾患,不治病故。

(本文摘自百度)